7月12日,第十屆中國奶業大會暨2019中國奶業展覽會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召開,新疆天潤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潤乳業)以中國奶業20強(D20)成員企業的身份亮相,向全球奶業同仁展示中國企業的風采。展會期間,各級領導、各界同仁、各地群眾在品嘗了天潤乳業的系列產品后,紛紛對天潤乳業堅持創新發展取得的成果贊不絕口,并給予了高度評價。
六年來,在天潤乳業黨委書記、董事長劉讓的帶領下,在全體天潤人的共同努力下,天潤乳業從一家小微企業成長為上市公司,從一家單純的生產企業成長為集種植、養殖、生產、科研、市場等產業化龍頭企業,產業與資本運營相結合的經濟實體。
在劉讓的帶領下,2018年,天潤乳業奶銷量16.8萬噸,較2014年的4.4萬噸增長282%;銷售收入14.6億元,較2014年的3.3億元增長342%;實現利潤1.3億元,較2014年0.2億元增長550%。天潤乳業先后榮獲中國奶協2018年全國奶業行業最具影響力品牌企業、中國奶業脊梁企業和最具創新力研發企業稱號,榮獲中國乳制品質量安全管理優秀企業稱號。劉讓本人也先后獲得金牛創富領袖、中國奶業突出貢獻人才和全國優秀企業家等榮譽稱號。
扎根綠洲沃土 積蓄發展力量
天山雪水將茫茫戈壁潤澤出片片綠洲,廣袤的綠洲沃土滋養了豐饒的草原。草原上閑庭信步的奶牛為天潤乳業源源不斷地生產出優質的奶源,成就了天潤乳業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2013年12月,劉讓擔任天潤乳業董事長、黨委書記一職時,正值我國奶業的困難時期。面對困境,劉讓確立了“調結構、拓市場、抓管理、強隊伍、轉方式、增效益”的經營理念,制定了“質量、創新、品牌、堅持、效益”的工作方針,明確了“提質增效、穩步增長”的工作總基調,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市場為核心,以管理為基礎,建立了畜牧養殖、乳品加工、市場營銷三大產業的融合發展機制,增強了企業活力和內生動力,促進各項事業全面健康發展。
在劉讓的帶領下,天潤乳業先后實施了企業管理、產品技術和市場營銷等一系列改革創新。
在企業管理方面,他把“節本降耗、節能增效、增收節支”作為經營管理的主題,制定了乳業、牧業兩大產業板塊的績效考核政策,擴長板、補短板,并推廣阿米巴優秀管理經驗,每月定期召開質量大會、成本分析會議和經營管理分析會,對全員進行產品質量培訓。同時,加強牧業企業養殖過程的精細化管理,強化技術培訓,嚴格控制成本,對不同月齡段的牛群采取不同的飼喂配方,確保飼喂成本與實際產奶量控制在合理區間,有效控制了費用,降低了成本,經濟發展的質量明顯提高。
在產品技術革新方面,面對落后的產能和不合理的產品結構,劉讓倡導持續開展技術改造,引進世界先進的愛克林生產線,陸續推出了巧克力、冰淇淋、海鹽、青檸、百果等口味的愛克林系列低溫酸奶產品以及芒果布丁、蛋奶布丁、M磚、M枕、蓋瑞利樂枕和高端純牛奶等鮮奶新產品,實現了產品結構由常溫酸奶向低溫酸奶的結構轉變。持續優化生產要素配置,他提出了“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生產一代”的差異化產品創新思路,不斷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并借助主產品的強勢力量,對新產品進行強勢鋪市,獲得市場青睞,增強了市場供給的有效性,為市場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在市場營銷方面,天潤乳業堅持產品、渠道、市場差異化的原則,不斷深化改革,在營銷領域大膽探索新機制的建立,逐步打破條塊分割、劃地經營、各自為戰的模式,圍繞“大銷售”平臺的建立,對權屬企業市場進行整合,針對不同市場訂制個性化市場拓展方案和銷售政策,著力打造一批國內樣板市場,使之成為公司產業擴展的核心區域,鞏固了在新疆市場的主體地位。同時,憑借產品的品質、微(商)分銷的口碑和良好的信譽,把市場拓展的中心向疆外轉移,先后在北、上、廣等省會城市和一線城市建立了天潤專賣店,尤其在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獲得了更多消費者的青睞和認可,實現了各區域實體市場和網絡市場健康協調穩步發展的局面。
打造產業鏈條 壯大企業規模
近年來,天潤乳業加大投入,在完成原企業生產技術改造和建設項目的同時,新建2座規模化牧場,新增奶牛養殖規模達8000頭。續建了天潤烽火臺標準化示范牧場項目,利用奶牛養殖資源,結合新疆旅游產業,建設觀光牧場,構建“牧場+”的新型產業體系,積極打造綠色智能環保型旅游觀光牧場,實現了產業融合發展。
目前,天潤乳業已在烏魯木齊、昌吉、奎屯、阿克蘇等地建設6個奶牛養殖企業、16個規模化奶牛養殖場,存欄奶牛約2.28萬頭,奶牛單產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有3個牧場的單產超過10噸,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建立了以自有奶源基地為主的優質奶源保障體系,自有奶源率達到60%以上,原料奶合格率達到100%,為延伸產業鏈條,壯大企業規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劉讓創新市場發展思路,以提升營銷能力為根本,以增強市場競爭力為目標,以強化市場管理為重點,著重在市場占有率、渠道通路、新品推廣、物流保障四大環節實現突破,建立天潤乳業銷售板塊,成立獨立的銷售公司,在穩步提升疆內市場占有率的同時,把中心轉向疆外市場,集中資源,重點扶持,建立華東、華南和華中核心市場集群,增強對市場和競爭的全面有效把控。注重行業交流合作,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組團參加了第十四屆馬來西亞國際清真食品展等國際展會、上海光明食品節和西洽會、中國乳業大會和乳業展會、中國奶業大會等國內食品展會,充分展示產品創新成果,樹立品牌形象,強化行業合作,擴大對外交流。
縱觀天潤乳業的發展,從產品差異化到渠道差異化,從水果店到大超市,從小地方到大城市,劉讓帶領天潤乳業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并不斷擴大市場份額。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天潤乳業經過幾年的發展,已成為一家集飼草種植、奶牛養殖、乳品生產、科研開發、市場營銷五位一體的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自治區高新技術企業、自治區科技創新百強企業,是國家經濟動員辦公室在西北地區設立的唯一乳制品動員中心,是國家批準設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培植企業文化 提升發展實力
天潤乳業之所以能快速成長,成為中國奶業20強(D20)企業聯盟成員單位,很大程度得益于企業文化的凝聚、引領和激勵。多年來,劉讓帶領天潤乳業員工從實際出發,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努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為天潤乳業綜合實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證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市場競爭的實質是人才競爭。隨著公司產業的發展壯大,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各類人才隊伍,支撐企業發展。劉讓結合企業實際,著重做好人才培養和人才引進工作,按照畜牧養殖、乳品加工、市場銷售、科研開發、經營管理五大類建立人才信息庫,配齊崗位缺編人員,按比例做好人才儲備,并親自遴選博士后工作站人員,組織開展專項課題研究;制定兵團乳業工程技術中心專業技術人員標準,擇優選配人才,建設專業化科技創新團隊;發揮特聘專家團隊“傳幫帶”作用,培養企業人才隊伍。同時,加強與國內外科研院校的合作交流,推廣應用新技術,并選拔企業表現突出的優秀人員到國內外院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科技人員的能力,促進企業技術水平的提升。
2014年,劉讓提出每年要通過校企合作、招聘、引薦等方式,引進各類人才,再通過“實習+就業”的形式,進行選拔和留用。對于中高層管理人才,則通過推薦、引薦方式招錄,并打開技術和管理間的通道、壁壘,為各層次人才創造發展提升空間。
近年來,劉讓非常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在他的主導下,天潤乳業建立了嚴格的層級培訓機制。新引進人才和一般性崗位技術人才,每年都要開展雛鷹培訓計劃;中高層管理人才和有突出貢獻的人才,去疆外大型知名企業參觀考察學習,還可派到清華、北大等各大名校學習;部分高級人才甚至外派到國外交流學習。
在企業得到較快發展的同時,劉讓更加注重回報社會,自覺履行社會責任。他任職期間,企業未發生重大環境污染、質量、安全事故和失信、勞資沖突事件;積極帶領員工開展抗震救災捐贈活動、貧困地區幫扶活動、“愛的微波”大型公益活動及慰問活動。截至目前,天潤乳業先后安排811名群眾就業,為我師再就業人員安置貢獻了力量。
“數十年創業創新創造,為的是一杯好奶,這是時代賦予天潤人的責任與擔當。”劉讓深知,在中國奶業行業,天潤還很年輕,經濟體量還很小,要趕上中國奶業發展的步伐,縮小與國內一二線乳品企業的差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表示,不管未來的路有多漫長、多艱巨,天潤乳業都將聚焦主業、主動作為,為中國奶業的振興貢獻力量,用最好的產品回饋社會,以優異的經營業績反哺天山腳下這片土地的潤澤。